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95年,拥有一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医疗专业技术队伍,其中医生12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有研究生学历5人;护士2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3人,护师5人,护士1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科室总开放病床数40张,床:护=1:0.525。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重点专科和精品科室,设有内科病房、心导管室、心功能室、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抢救室、心衰门诊,拥有国内一流的心导管检查及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设备。设有心导管室、心功能室,心衰门诊,月平均门诊量1200多人次,年住院病人2000多人次。病房配备有床旁心电监护仪、遥测心电监护仪、除颤器、无创呼吸机、动态血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工作站、动脉硬化检测仪等监护和抢救设备。该专科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和血脂异常等的诊断与治疗上均达国内先进水平。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内血管超声检查、经皮冠状动脉内膜高速旋磨术,经皮冠状动脉内药物球囊成形术、冲击波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终末期心力衰竭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手术。每年完成以上介入诊疗1000多例以上,使更多患者得到精准医疗,同时加速本科室规范化治疗进程。
学科优势
一、我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级中国胸痛中心单位;是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广西中心医联体单位;国家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H型高血压基于组学分子分型研究项目的精准医学合作中心;是广西老年心血管内科专科联盟、广西老年心律失常联盟单位;是广西房颤中心联盟建设单位。
二、开展急诊冠脉造影和支架治疗(PCI)领域形成了一套快捷有序的诊疗流程,对于非本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远程转运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出诊、转运途中监测和指导、绕行急诊科直接进导管室手术、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测治疗的一套完整规范高效的诊疗流程,发挥了指导全院急危重症救治诊疗的模范作用。
三、我科设立心力衰竭专科门诊,依托国家心脏康复中心建设的推进,将心衰患者的院外药物治疗和心脏康复治疗纳入门诊管理,对延长心衰患者的寿命及减少再住院率起到重要作用。
四、心血管内科在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方面,该学科一直处于桂林市领先水平。在心血管病的各类疾病科研项目达30余项,科研实力和能力名列前茅。近年医疗方面承担区卫生厅课题3项,桂林市课题3项,护理方面卫生厅课题1项,桂林市课题2项。多项课题荣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桂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奖等。在核心期刊及省级医疗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
五、心血管内科与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科合二为一整体管理,将心血管疑难危重病患者集中救治的管理模式为全市唯一一家,处于市内领先水平。通过应用人工膜肺(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床旁血液净化、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机等综合手段对爆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严重终末期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全市最强。
科研和再继续教育
注重科学研究和临床救治案例总结。科研课题达30余项,10项课题荣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桂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优秀奖、桂林市卫计委优秀科研课题奖。在核心期刊及省级医疗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自2016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严重心力衰竭与心脏性猝死防治新进展学习班》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在桂林地市级医疗单位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科室获奖
心血管内科全体工作人员立足岗位奉献,医者精心诊治,天使倾情付出,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树起了心内科品牌形象。获得全国妇女“巾帼文明岗”,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先锋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系统护理工作先进单位,桂林市劳动竞赛“创新型班组”,连续多年获得院级“先进集体”。
2022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三方共同签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书,我院正式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正式开启以“心血管疾病中心”为主导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随着临桂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心血管内科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心血管内科医疗技术将得到很大提升,医疗技术将领先于广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