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次意外的摔倒或运动中的碰撞,都可能让我们的肘关节发出“抗议”,甚至进入“休眠”状态,变得僵硬不听话。这就像给手臂上了把“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别担心,这把“锁”有钥匙!通过科学地预防和循序渐进地康复,我们完全可以唤醒“休眠”的关节,重新解锁灵活自如的手臂。
一、认识肘关节僵硬
肘关节连接上臂与前臂,由肱骨、尺骨和桡骨共同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它主要负责屈伸和前臂旋转等运动,是上肢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肘关节是人体中较易发生僵硬的关节之一,关节僵硬是其损伤后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活动范围显著减少,会严重影响整个上肢功能。如今,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正确处理肘关节僵硬变得愈发重要。
二、肘关节为何会“卡顿”?
1.创伤性因素
创伤是导致肘关节僵硬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撞击或过度伸展可能损伤关节囊、韧带及周围软组织,这些组织的损伤和随后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关节内形成瘢痕组织,限制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此外,骨折和脱位等严重创伤,如若未能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也会增加肘关节僵硬的风险。
2.手术因素
手术虽可修复损伤,但术后组织粘连和瘢痕生成也可能造成关节活动障碍。如果术后缺乏科学、及时的康复训练,僵硬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
3.长期固定
受伤后长期固定肘关节虽然有助于组织愈合,但也会导致软组织挛缩和关节囊紧缩,进而限制关节运动。
三、给肘关节提前上“保险”
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动作,仅需要肘关节屈伸约100°和前臂旋转约100°(旋前、旋后各50°)即可完成。而医学上通常将肘关节屈曲<120°、伸展>30°,或旋转不足45°视为僵硬表现。
预防肘关节僵硬,应该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及时就医:肘部受伤后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及时的治疗可以减少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降低关节僵硬的风险。
2.适度活动:肘关节外伤或术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始无痛或微痛的主动功能锻炼,避免长期制动(即控制动作,避免患肢随意活动)。通常固定超过3~6周即可能发生关节僵硬。
3.正确进行锻炼:常用的康复方式包括保持上臂不动,握住前臂远端后轻柔、缓慢地屈伸肘关节至最大可承受范围,维持20~30秒后放松。切忌他人暴力牵拉或盲目按摩,以免引发软组织出血、水肿,甚至异位骨化,反而加重僵硬。
四、多管齐下,让肘关节“重生”
1.物理治疗:对于肘关节僵硬,物理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且有效的方法。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运用热疗、冷疗、超声波、电刺激等方式缓解疼痛和炎症,并结合关节活动度训练与肌肉力量练习,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辅助缓解疼痛与炎症,严重时也可能短期采用类固醇药物注射。药物治疗一般与其他康复手段联合使用。
3.手术治疗:对于那些通过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肘关节僵硬患者,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松解。手术的目的是去除关节内的瘢痕组织,松解粘连,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常见方式包括关节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以确保手术效果。
4.中药熏洗:患者的肘关节僵硬时,可以应用川芎、鸡血藤、伸筋草、当归、红花等中药加水煎煮20分钟,趁热熏蒸患处,等药液温度适宜时,再用药液浸泡患处。中药熏洗有一定舒筋活络、缓解僵硬的作用,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综上,肘关节僵硬的防与治需要多方配合,包括及早处理损伤、科学锻炼、合理选择理疗或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并保持积极心态。通过系统干预,大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