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说什么?趴着睡也能治病?这是真的吗?”“是真的,趴着睡就是我们所说的俯卧位通气,它真的能治病。”这是最近发生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患沟通室里的一幕。
俯卧位通气作为目前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已经取得广泛的认可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很多的患者及家属来说,俯卧位通气还很陌生,甚至不理解。今天这篇文章就对俯卧位通气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一、什么是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趴着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该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可使肺及气管的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得到良好的引流,是一种安全、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
二、为什么俯卧位通气有效?
仰卧位时,背侧心脏后方一部分肺泡通气不良甚至完全未通气,背侧通气差但血流多,腹侧通气好但血流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俯卧位时,背侧通气得到明显改善,心脏后方通气不良的肺泡明显减少,萎陷的肺泡复张,通气/血流比例更好。同时,在重力作用下,气道内的分泌物也能得到很好的引流。
三、哪些患者适合俯卧位通气?
1.有顽固性低氧血症,中、重度ARDS,且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纠正的患者;
2.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
3.处于清醒状态且意识清楚,能够自主翻身或者配合翻身,且能耐受体位改变的患者;
4.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
四、哪些患者不适合俯卧位通气?
绝对禁忌症:
1.尚未稳定的脊髓损伤或骨折;
2.未缓解的颅内压升高;
3.严重的烧伤;
4.严重的急性心律失常。
相对禁忌症:
1.近期胸骨切开、心脏、腹部外科手术后;
2.腹腔高压;
3.孕妇;
4.头面部损伤;
5.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6.气管切开术24小时内;
7.支气管胸膜瘘。
五、俯卧位通气有哪些并发症?
1.可能会出现管路脱出,如气管插管、胃管、深静脉导管等;
2.受压部位皮肤损伤,如鼻尖、胸前、腹部、会阴部、颜面部等;
3.因重力作用出现局部水肿,如眼睛、面部、口唇等部位;
4.因体位改变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恶性心律失常等风险,需暂停俯卧位通气。
六、如何进行俯卧位通气?
1.重症病人(包括昏迷或镇痛镇静病人)行俯卧位通气需3~5名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2.普通病人(包括居家或轻症住院病人)行清醒俯卧位通气,有两种姿势,包括标准俯卧位姿势和3/4俯卧位姿势,具体方法如下。
七、清醒俯卧位通气有哪些注意事项?
1.俯卧位前两小时暂停进食;
2.清醒俯卧位,每次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氧合改善和耐受情况确定一般维持俯卧位2~4小时后变换为仰卧位1~2小时,再改为俯卧位,每天可重复3~6次,建议每天总治疗时间尽可能大于12小时,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延长治疗时间;
3.身体放松,不要用手肘或肩部用力,避免平板支撑或俯卧撑姿势;
4.通气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各管道的通畅,防止置入导管的压迫、扭曲、移位和脱出;
5.家属需注意观察有无颜面部水肿、角膜水肿和压力性损伤等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
以上即为俯卧位通气的相关知识,如需进一步了解俯卧位通气或其他内容,可咨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重症医学科,后续将会继续分享类似科普文章。
通讯员:史鹏宇
审核:一审刘鑫林 二审唐大钧 三审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