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等,常伴随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对孕妇而言,这一疾病可能带来更多隐患,因此科学认知和积极防护显得格外重要。
一、孕妇感染后会更严重吗?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孕妇感染基孔肯雅热后比普通人更容易发展成重症。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和非孕人群相比,感染基孔肯雅热的孕妇出现肌肉疼痛的比例要高出30%左右,并且可能增加妊娠并发症风险,例如流产、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死胎、早产、妊娠期高血压、深静脉血栓、产后出血等。
二、胎儿和新生儿会有危险吗?
当孕妇感染基孔肯雅热后,胎儿面临宫内感染和分娩过程中感染的风险,尤其是临产或分娩时正处于病毒活跃期的孕妇。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脆弱,一旦感染,后果可能比成人严重得多。新生儿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烧、皮疹、肢体肿胀、拒奶等情况,甚至出现抽搐、脑炎、严重出血、脓毒血症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三、孕期感染应如何应对?
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病毒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治疗的核心是“缓解不适、密切观察、营养支持”。
1.立即就医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一旦出现高烧、严重关节痛等疑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明确告知医生怀孕情况以及近期的旅行史。
2.安全退烧、止痛止痒
切忌盲目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布洛芬等药物,尤其在孕晚期,它们可能对母婴存在一定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物理降温、对乙酰氨基酚、炉甘石洗剂等相对安全性较高的处理方式。
3.充分休息与补水
卧床休息,饮用足量的水、汤或口服补液溶液等,防止高热脱水,保持大便通畅。
密切监测孕妇病情进展、胎心胎动情况等,充分评估孕足月患者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
4.新生儿需重点监护
对感染基孔肯雅热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应加强重视,建议出生后住院密切观察至少5~7天,完善血清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密切注意是否出现发热、皮疹、喂养困难、皮肤出血点等情况,并做好防蚊措施。
5.母乳喂养
目前研究表明母乳中未检测出基孔肯雅病毒,因此通常认为母乳喂养是安全的。只要产妇身体允许且没有服用哺乳期禁用的药物,鼓励母乳喂养。但产妇要特别注意防蚊,避免在哺乳时吸引蚊子叮咬宝宝。
四、预防为先
对付基孔肯雅热,预防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流行地区或前往流行地区时,加强自身防护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1.严防死守,拒绝蚊叮咬
○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驱蚊酯(IR3535)等有效成分、且标明孕妇可用的驱蚊产品,按说明喷涂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注意避开眼、口和伤口;
○穿着浅色、宽松且能覆盖手臂和腿的长袖衣裤;
○确保住所门窗有完好的纱网,睡觉使用蚊帐;
○白纹伊蚊(基孔肯雅病毒主要传播媒介)喜欢在白天叮人,尤其是清晨和傍晚,此时应尽量减少外出或避免在树荫、草丛、灌木丛等地方停留;
○每周检查并清除家中及附近所有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水桶、水缸、废旧轮胎、堵塞的排水沟等,从根源上减少蚊虫滋生。
2.出行计划需谨慎
计划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进行风险评估,获取专业防护建议。如果必须前往,需将上述防蚊措施严格执行。
3.增强自身抵抗力
孕妇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营养,多喝水,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基孔肯雅热虽具有一定威胁,但只要积极预防、及时就医,就能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牢记三大要点:发烧关节痛,立即看医生;防蚊是首要,积水要清空;新生儿感染最危险,产后一周要盯紧。保持警惕,科学防护,祝每一位孕妈妈都能拥有一段安心幸福的孕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