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二十四节气养生——清明
时间: 2025.04.04
二十四节气养生——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已是清明节气,万物茁壮生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阳气炽烈,阴气遁伏,清明时节应早睡早起,以养肺气。这时候肝脏之气日衰,心脏之气日盛,应益肝补肾,以顺应自然界的生发规律。那么清明养生保健要注意哪些呢?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温上升,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因此得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5度,三月初一前后(公历约4月4-6日)交节。
清明时节保健养生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应四时,机体也是如此。从立春到清明整60天,期间经雨水、惊蛰、春分,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清明时节,凡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均应避免。应做到早睡早起,多做户外运动,保持身心舒畅,提防湿气致病。
多变天气,平肝保暖不放松
清明时节,时而风,时而雨,天气似乎也变得多愁善感。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但人们扫墓踏青,户外活动增多,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都应做好保暖工作,最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扫墓时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
提防湿气致病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年清明节前后的潮湿天气是不可避免的。过于干燥的空气对人体有害,而过于潮湿的空气也让人体由内到外都有不适反应。清明节前后湿气非常重,容易有“湿邪”。外湿表现为身体沉重、疼痛,尤其是关节伸缩不顺,引发腰背病或关节痛;内湿则表现为脾胃不佳,尤其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的人,口淡、食欲下降,胸腹感到很闷,容易发生拉肚子、功能性胃肠炎发作的情况。因此需要提防湿气致病。
外出踏青,“动”得不宜大
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踏青等活动与传统意义的锻炼有区别,除了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这个季节并不主张人们大幅度地“动起来”。尤其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更要注意运动量,以免发生意外。
着重护肤和胃
春季的野菜种类比较多,扫墓踏青后挖些或买些野菜带回家,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如果是在市郊挖的野菜,最好回家长时间浸泡,清洗一下野菜上的污染物。
清明时节正是植物性日光皮炎的易发季节,绝大多数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质,容易引发皮炎。光敏性强的野菜有马齿苋、芥菜、灰菜、马兰头和红花草等。如果本身就有光敏性疾病,或曾被晒伤,以及有红斑狼疮者,在外出踏青时最好不要过多食入野菜。如食入较多野菜,最好不要晒太阳,否则皮肤会像暴晒过一样,满脸通红、火辣辣地痛,甚至会起大水疱。
从清明节开始,虫类的活动开始活跃,到野外应避免深入草丛,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及长靴,束紧袖领及裤脚口,避免皮肤暴露。
春季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墨镜,应选择花草树木的上风方向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扫墓凭吊时,注意心理保健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因此,清明节期间,心理保健十分重要,尤其是本身就存在心理隐患和疾病的人,不要过度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而焦虑症患者在扫墓时,更易产生时间紧迫感,出现自责、愧疚的情绪。因此要特别注意。
清明时节饮食建议
饮食清淡,少吃发物
清明是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好发的季节,如果这时节再吃发物的话,很可能诱发这些疾病的发生。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因此像羊肉、狗肉、笋、鸡这些食物要适当少吃,饮食还要以清淡为主,宜食粳米、芝麻、淮山。以平肝、补肾、润肺、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谨慎温补。
饮菊花茶,散冬季寒邪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春养肝常保健。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
各体质人群的食疗、营养建议
1.血瘀体质:泽兰猪肚汤,川芎鲫鱼汤,三七炖土鸡。
2.阳虚体质:肉桂水鱼汤,枸杞干姜茶。
3.阴虚体质:三黑煮蜂蜜、玉竹煮心子、防风蝉蜕饮。
4.气虚体质:大枣扁豆饭、党参枸杞炖乳鸽、五味炖蹄花。
5.平和体质:玉竹心子、桑叶菊花饮、鲫鱼炖豆腐。
6.痰湿体质:荠菜鸡蛋汤、冬瓜淮山炖排骨、山药薏米炖泥鳅、芡实莲子薏仁汤。
7.湿热体质:扁豆芡实粥、海带瘦肉煲、佩兰白术羹、赤小豆鲫鱼汤。
8.气郁体质:玫瑰花包子、红参蒸乌鸡、牡蛎炖豆腐。
9.特禀体质:芪参补气茶、四味养生粥、甘麦大枣薏仁茶。
中医科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中医科目前有医护人员26人,其中副研究员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3人,包括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人,护理人员11人。
技术优势
中医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以疗效好、副作用少著称,深受广大病员的喜爱。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中医科病房全面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开设综合医院中医特色治未病中心,其中以体质辨识仪(中医红外线热成像仪)为核心,完成中医体检及开展疾病诊疗工作,擅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面瘫、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乳腺病、妇科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风湿病、失眠症等急慢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和喜爱。
特色疗法
中医针灸:以针刺或艾灸刺激体表的穴位,促使经络气血疏通,阴阳调和,脏腑机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中医科擅长以针、灸、磁、贴,中药等综合方法治疗。
脊柱矫正:脊柱矫正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物理疗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此方法是通过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改变有关的系统功能、调整生物信息来发挥作用,具有舒筋活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的功能。现代医学认为脊柱矫正是通过外力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通过手法的力量和特殊技巧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变化而达到治疗目的。
科室擅长运用针灸及整脊疗法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第三腰椎横突间综合征、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腰背肌风湿症、梨状肌损伤综合征、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滑膜炎、颈椎病、肩周炎、前斜角肌综合征,各关节脱臼、错位、各软组织损伤及肌腱粘连、骨化性肌炎等。
经络烫熨:在中医《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平衡气血的中药包,运用推拿、热敷、补泄等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系统,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此方法常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胃寒,腹痛,痛经等疼痛。
中药穴位敷贴: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脏腑气血虚弱的患者,特别适用于治疗平素反复感冒、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胃痛、失眠等症状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及肿瘤术后调养,疗法独特。
中医抗衰减肥:以针、灸、蛋白线植入、膏霜及中药等方法治疗面部衰老、肥胖等问题。
咨询电话:0773-2852877(叠彩院区)
通讯员:李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