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告别难“咽”之隐,重拾舌尖美味
作者:唐秀年 李琳玲 时间: 2024.09.14
脑梗死,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多种后遗症,其中吞咽功能障碍是较为常见且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康复医学科(疼痛科)通过电子喉镜检查技术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评估量表,成功为一名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拔除胃管,重新得以品尝舌尖上的美味。
82岁的覃爷爷(化名)在今年6月份因突发晕厥、意识丧失,由家属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头颅CT检查提示他的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虽然经过积极治疗,覃爷爷仍遗留了肢体无力、吞咽及认知障碍等问题。为寻求进一步康复治疗,患者及家属慕名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康复医学科(疼痛科)。

入院后,康复团队为覃爷爷进行了详细的吞咽功能评估。好消息是,患者的口腔器官运动功能尚可,咽反射、呕吐反射正常,进食评估安全性、有效性均未受损。但奇怪的是,患者总表示喉咙不舒服,不愿意吃东西,甚至不愿吞咽唾液。明明有能力进食,却表现出拒绝进食的行为,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经过康复团队的耐心了解,发现患者拒绝进食是因为两个“小秘密”。首先,患者已经接受鼻饲进食超过3个月,咽喉极可能存在充血、水肿、疼痛等情况。其次患者作为独居老人,生病后缺少家属的陪伴和关心,心情受到影响,而心理因素也是功能性吞咽障碍的原因之一。了解到以上关键信息后,康复团队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团队首先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制定了专门的训练计划,如运用吞咽低频电刺激、shaker训练等治疗技术增强吞咽功能。
由于患者无法配合进行全名称电视荧光吞咽检查,康复团队邀请耳鼻喉科专家杨涛教授,用电子喉镜来仔细观察其喉咙情况,确保没有异物误入气管里。得到喉镜检查结果后,康复团队将患者鼻胃管更换为直径更小、材质更为柔软的间歇胃管,并运用药物雾化治疗和局部超短波治疗,减轻患者咽喉部水肿和疼痛症状。

除了身体上的治疗,康复团队还通过游戏、音乐、心理疏导等方式调节患者情绪,同时引导家属积极参与到治疗环节中,鼓励患者克服疼痛、经口进食,多与人交流,进行户外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覃爷爷成功拔除鼻胃管,实现了完全自主经口进食。随着吞咽功能的恢复,覃爷爷也变得开朗起来。在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的助力下,覃爷爷的运动功能也由刚入院时的步行需搀扶,改善到在监督下可进行社区性步行,生活自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覃爷爷重新找回“吃饭”的快乐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康复医学科(疼痛科)在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治疗方法。康复团队将继续致力于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获健康和幸福。
康复医学科(疼痛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康复医学科(疼痛科)依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近年快速发展,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结为康复联盟,是集治疗、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临床学科。
科室分设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理疗室,中医传统针灸、推拿治疗室、高压氧等,并设置门诊和康复病房。
主要设备:科室拥有经颅磁(TMS)治疗仪、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冲击波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上肢三维机器人、多功能微波理疗仪、智能恒温蜡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电脑干扰电疼痛治疗仪、电脑中频电疗仪、超短波电疗机、智能温热牵引系统等全国较为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
人才构成:科室现有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4名,康复治疗师9名。科室人员先后前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
主要业务:脑卒中后康复、脑外伤康复、脊髓损伤后康复、骨折术后康复、疼痛康复、呼吸心肺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
诊疗特色:科室以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及治疗方法结合中医传统特色康复,与骨科、胸外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联合协作,开展了各种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如PT、OT、ST、新Bobath技术、PNF技术、川平疗法、MET肌肉能量技术、关节松动术、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贴扎技术等,运用康复理疗、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在诊治多种常见病与疑难杂症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通讯员:唐秀年 李琳玲
审核:一审刘鑫林 二审唐大钧 三审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