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斜归正”正当时丨眼科助力22名斜视患儿重获清晰“视界”
作者:陈雯 时间:
2025.02.14
2025年寒假期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眼科迎来斜视患者就诊高峰,成功为22名斜视青少年儿童实施了精准的矫正手术,成效显著。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均恢复良好,眼位归正,视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家长们对治疗效果表示高度满意。这不仅彰显了医院在斜视诊疗领域的卓越技术实力,也再次印证了寒假作为斜视治疗“黄金窗口期”的关键作用。
斜视矫正手术前后对比(左右)
斜视,这一看似仅关乎外观的问题,实则对视觉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指双眼视轴无法同时对准同一目标,导致眼球位置出现偏斜的疾病,根据偏斜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性斜视等多种类型。
斜视的危害远不止于外观上的影响。在视功能方面,由于双眼无法协同工作,患儿的立体视功能难以建立,可能导致弱视、空间感知障碍,甚至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如驾驶、精密操作等,产生不利影响。在身心发育方面,长期斜视还可能引发代偿性歪头,进而导致脊柱侧弯、面部不对称等问题。此外,患儿可能因外貌异常而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其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
那么,为何寒假被视为斜视治疗的黄金期呢?原因有三:
一是时间充裕,长达一个月的假期足以让患儿安心完成术前检查、手术及术后恢复,无需担心学业中断。
二是恢复环境佳,冬季低温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且户外活动减少,有利于患儿的术后静养。
三是家庭支持到位,家长的全程陪伴能够协助患儿坚持术后用药、复查及视功能训练,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斜视矫正手术前后对比(上下)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在7岁前,若延误治疗,即使后期矫正眼位,也难以恢复立体视功能,因此需要尽早治疗干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眼科优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眼科中心,由副院长、眼科行政主任温利辉领衔,汇聚了一批具备深厚临床经验的眼科专家与资深视光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卓越的医疗团队。他们专注于斜视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精通斜视的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方面也拥有独到见解,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前沿、精准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眼科诊疗服务。桂林医院眼科在斜视手术方面展现出三大显著优势:
一是多学科联合诊疗。针对复杂病例,医院会组织斜视、视光、小儿眼病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此前,一名术前被诊断为外斜合并垂直分离性斜视的患儿,在经过综合评估后,通过一次手术便成功矫正,术后辅以弱视训练,视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是显微技术保障安全。医院采用显微微创手术,在进口显微镜下精细调整眼外肌位置,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外观无痕。
三是术后管理全流程化。通过定期复查、视功能训练及用药指导,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复视问题,医院会利用脑视觉训练系统帮助患儿重建双眼融合功能。
眼科副主任医师甘孟欣提醒,对于家长而言,了解斜视治疗的“早发现、早干预”原则至关重要。家长应警惕孩子的隐蔽症状,如频繁歪头、闭单眼视物、走路易摔跤等,这些都可能是垂直性斜视等隐蔽类型的表现。
此外,甘孟欣医师建议儿童从3岁起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监测远视储备及眼轴变化。在治疗方面,调节性内斜视可通过配镜矫正,而先天性或大角度斜视则需手术干预。此前,一名3岁患儿因长期歪头被误诊为斜颈,最终确诊为上斜肌麻痹性斜视,并成功通过手术矫正。
未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眼科将继续秉承“精准医疗、全程关怀”的理念,依托多学科协作及先进技术,为更多患儿提供高质量的眼健康服务。斜视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虽然寒假即将结束,但医务人员仍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抓住每一个“光明窗口期”,以清晰的视界迎接美好的未来。
专家介绍

甘孟欣
副主任医师
擅长:斜弱视。能熟练完成眼科常见重症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如眼睑疾病、白内障、青光眼、复杂斜弱视、葡萄膜炎、视神经疾病、眼底病、眼外伤眼眶病等的诊疗及抢救。
能独立完成复杂斜视矫正、白内障、硅油取出、玻璃体腔注药、眼球破裂伤/角膜穿通伤缝合、胬肉切除、睑内翻倒睫矫正、视网膜激光光凝、白内障囊膜切开、青光眼虹膜周切术等眼科手术。
毕业于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修眼科专业,201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进修斜弱视专业。多次参加国家级白内障复明工程“健康快车”项目、市级扶贫项目“桂林市白内障复明工程”。2017年作为国家级白内障复明工程“健康快车”驻车手术医师,参与完成白内障手术一千多例。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审核:一审刘鑫林 二审唐大钧 三审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