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动生命,“瘘”住健康丨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这项护理技术为血透患者解忧
作者:田沛鑫 时间:
2025.09.05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成功为一名血管条件不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医院首例超声引导下扣眼穿刺技术。该技术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穿刺疼痛,缓解了其对于治疗的顾虑,为类似情况的患者提供了更可靠的血管通路解决方案。
据了解,患者秦先生(化名)今年45岁,已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两年多。长期以来,他不仅深受皮肤瘙痒和食欲不振的困扰,还对每次透析时的穿刺疼痛感到恐惧,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此外,他的血管通路条件也逐渐变差,进一步影响了治疗效果与血管保护效果。
为精准制定治疗方案,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为秦先生做了全面评估,发现他的动静脉内瘘存在血管可视性差、弹性不足的问题。传统穿刺方法不仅容易失败,还可能加重血管损伤和疼痛。基于这一评估结果,护理团队决定采用超声引导下扣眼穿刺技术。
该技术在首次穿刺时,穿刺者借助超声实时定位,准确规划血管通路,明确血管走向和深度,并采用“四定法”——即定人穿刺、定进针点、定进针角度、定进针深度,以建立固定通道。这种方法有助于减少血管损伤,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同时显著降低穿刺疼痛。
秦先生表示:“以前每次穿刺都特别怕疼,也担心血管会越用越差。现在用了新方法,几乎感觉不到疼痛,透析过程也更安心了。”目前,患者秦先生透析血流量稳定,相关生化指标也有所改善。
血管通路的质量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期。此次超声引导下扣眼穿刺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体现了肾内科在血管通路维护方面的精细化水平,也展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未来,科室将继续探索新技术,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保障,筑牢患者治疗“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