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体验招募中丨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体外反搏治疗为心脑深度 “加油”
时间:
2025.07.18
胸闷、头晕、乏力……当药物效果不佳或手术风险过高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否只能“负重前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给出了全新答案——引入国际权威指南推荐的体外反搏(EECP)治疗。这项创新的无创物理疗法,无需开刀吃药,正为饱受病痛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
该疗法利用心电信号进行精准调控,在心脏舒张期对下肢进行序贯加压,将血流更有效地推送至心、脑、肾等关键脏器,从而提升其供血供氧水平。临床实践表明,该疗法对改善心肌缺血、心绞痛、脑供血不足、慢性心衰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相关症状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疗法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康复路径,也为改善心脑血管健康提供了新的选择。
正如心血管内科执行副主任陈明鲜所阐释:“其核心机制在于增加舒张期增压,优化脏器血液灌注,并修复血管内皮功能,从循环功能的根源上进行改善。” 该疗法属于无创物理治疗,安全性良好,患者体验较为舒适,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合接受手术的患者,可有效缓解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近日接受该疗法的两位患者反馈印证了其效果。
58岁的廖先生患有高血压合并冠脉粥样硬化,曾因胸闷气短而影响日常活动。他表示:“首次治疗后胸闷感即有所缓解,经过几次治疗,头晕症状也明显改善,身体感觉轻松了许多。”
而41岁的赵女士则是长期头晕伴有脑供血不足,时常感觉头晕,久坐起身时容易眼前发黑。她反馈道:“初次治疗后头晕暂缓,但仍有疑虑。第二次治疗后特意尝试快速起身,眼前发黑的症状竟然没有再出现,现在感觉身体循环更顺畅了。”
关于体外反搏(EECP)
疗法定位
心脑血管疾病的“绿色治疗”,具备安全性高、副作用罕见且轻微的特点。
作用原理
✦舒张期
以人体的心电R波为触发信号,在心脏舒张期利用气囊的压力,由肢体远端至近端(小腿、大腿、臀部)依次充气,使身体下半身血液灌注于上半身,从而增加重要器官(心、脑、肾等)的血液流量,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收缩期前
气囊快速排气,受压的肢体血管突然放松,外力下降,有利于心室射出的血液经主动脉流入肢体动脉。
✦核心机制
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脉供血,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脏泵血功能。
适用人群
体外反搏(EECP)治疗适用于以下心脑血管疾病及症状的辅助治疗与康复,尤其适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无法耐受手术/介入治疗或希望减少药物依赖的患者:
✦冠心病患者: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梗后康复;
✦术后人群:作为心脏介入手术(如支架植入)或搭桥术后的重要康复手段,用于巩固手术效果、改善症状和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心功能不全者: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缓解胸闷气促;
✦脑供血不足者:改善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三高”及高危人群:作为预防和康复手段;
✦不耐受治疗者:无法接受手术或药物副作用的替代方案;
✦疲劳亚健康人群:改善慢性疲劳,提升活力。
六大独特优势
✦无创无痛:无需开刀注射,治疗过程舒适;
✦安全系数高:无手术及麻醉风险,不良反应少;
✦疗效持久:改善心肌缺血、增强心功能,效果长期维持;
✦身心同步获益:可休息、听音乐,缓解焦虑并改善睡眠;
✦性价比突出:费用低于部分长期药物或手术;
✦体验佳:每次30~50分钟,每日1次,每周5次,持续7周(共35次)。
温馨提示:是否适用体外反搏治疗需要经过专业心血管医生评估,该疗法并非万能疗法。
限时免费体验特别招募信息
免费体验项目
✦体外反搏治疗1次;
✦专业医生的适应症评估与咨询;
✦全程专业监测与指导。
招募对象(需经医生评估)
✦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后)患者;
✦高血压控制不佳者;
✦脑供血不足(头晕、头昏)患者;
✦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三高”心血管高危人群;
✦长期疲劳、亚健康人群;
✦药物不耐受或希望减少药物依赖者。
参与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