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PFO)与一些疾病相关,形成卵圆孔未闭相关综合征,包括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卒中和相关非卒中性疾病,如偏头痛、眩晕、减压病、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和系统栓塞等。据统计,成年人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约为20%-34%,成人因受各种因素如肥胖、肺气过多等影响,经胸心脏超声对卵圆孔未闭检出率低。
近日,针对一例病因不明的晕厥患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神经内科联合超声医学科为患者实施了医院首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TE)检查,全程检查时间短,造影速度快,对比显示佳,有效解决了经胸心脏超声对卵圆孔未闭(PFO)漏诊率较高的难题。该检查安全、无痛、无辐射,不仅可诊断有无卵圆孔未闭,而且还可对其分流量大小进行评估,为医院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做强心血管和脑科学学科群增添了一项新的检查利器!
患者冯女士此次入院前,已经经历了她近五年来的第三次突发意识丧失、跌倒在地的危险情况。患者发病与体位改变无关,发作时没有手脚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伴随表现。
为了明确病因,冯女士曾做过头颅核磁共振、脑电图、心电图、颈部血管彩超等相关检查,但并没有发现病因。此次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疗,冯女士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通过进一步检查,排查危险因素。
患者入院后,神经内科团队积极为其查找病因,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初筛检查结果显示,不排除卵圆孔未闭可能。湘雅二医院驻桂专家申向民教授联合超声医学科驻桂专家唐逵教授分析病情后,建议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经患者同意,11月21日上午,唐逵教授与神经内科护士长谭永梅等共同为患者开展此项新技术。
检查开始,患者静息相造影左心无微泡显影,医师嘱患者行Valsalva动作(检查时常用的一种动作,是让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再用力吐出。此动作可以使整个胸腔内压增加,回心血量减少,激活迷走神经)后,经右上肢肘静脉快速注入震荡生理盐水,在右心房显影3-6个心动周期内观察左心房内是否存在微泡显影、显影数量及持续时间等。
最终,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明确患者无卵圆孔未闭等疾病导致血液右向左分流(RLS),为患者卸下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本身就是医务工作者的冯女士对此感到非常满意,她表示,能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这样简单易行、直观的检查手段排查病因,有效地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
什么是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是使用震荡生理盐水进行经胸超声造影(SCE)检查,通过静脉注入微气泡造影剂,观察静息相和激发相左心腔内有无微气泡及微气泡数量、微气泡出现的时间等指标,从而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肺动脉静脉瘘或肝肺综合征等疾病。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简单、无创、经济,且诊断准确率高、患者易耐受,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的适应征
1.可疑存在左向右或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疾病,如卵圆孔未闭(PFO)的筛查;
2.诊断先天性血管畸形,如永存左上腔静脉、肺动静脉瘘等;
3.评估右心腔内径、心内膜边界轮廓、室壁厚度是否存在占位、瓣膜反流情况等;
4.为低氧血症患者寻找病因。
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1.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病因诊断;
2.偏头痛,尤其是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筛查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
3.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寻找病因。
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是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新型检查技术,有效弥补了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的不足,今后将更广泛应用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临床工作,为广大有需求的病友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通讯员:易莉娜 唐玮忆
审核:一审刘鑫林 二审唐大钧 三审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