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随一个人,不顾山海相隔,远赴千里,这样奋不顾身的信任相托,是病人赐予医者最高的荣耀。
患者及家属为医护人员点赞
双向奔赴,千里追医只因信任
从江西吉安到广西桂林,需要跨越680多公里的路程。尽管需要坐8个多小时的高铁到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就医,但对周叔叔来说,这是一次充满希望的千里寻医之行。
故事的开头总是曲折而又措不及防,2022年2月,周叔叔因出现腹痛、食欲下降、黄疸加重的症状四处求医。一筹莫展之际,周叔叔听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朱晖教授是相关方面的专家,于是与家人慕名前往长沙,寻求进一步的专业治疗。
周叔叔回忆道:“被诊断为肝癌的那一刻,对我犹如晴天霹雳,但所幸的是,我遇到了这辈子的良人——朱晖教授。”周叔叔感激地说,朱晖教授告诉我可以尝试介入分三次把体内的三个瘤子“饿死”,经过前两次的治疗,我感觉自己好转起来,现在也可以下地做农活,所以我特别信任朱晖教授。周叔叔竖起了大拇指点赞:“因为到时间可以做第三次了,所以我联系了朱教授,听闻他因为工作调动目前来到了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我毫不犹豫让我女婿带我过来找他,反正我只信他。”
朱晖教授查房
三次手术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害怕而又难以承受的,但是对于周叔叔而言,因为有朱晖教授在,虽身处他乡,但他抱着必胜的决心,眼里透露出自信的光芒。这是一场医患之间的双向奔赴,共同演绎着人间永恒的真情。
迎难而上,多学科会诊定方案
虽然周叔叔对本次手术满怀信心,但是住院期间的检查结果并不如人意。检查显示,患者肝脏多发肿瘤、血小板值低至13*109/L(正常值为100-300*109/L)、白细胞值也非常低。尽管经过住院期间精细的调节,患者的血小板与白细胞计数有所上升,但是对于手术而言,还是存在非常大的出血及感染风险。
朱晖教授紧急联系肝胆、甲乳、小儿外科主任杨鸿,并组织放射科、血液科、肿瘤科、消化内科、护理部、B超室、输血科进行全院大会诊。朱晖教授说:“患者不远千里来就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他把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以最小的损伤、最好的效果、最低的费用,来为他解除病痛。”
多学科会诊
会诊期间,各科室专家各抒己见,针对患者血小板低、白细胞低的情况进行了“头脑风暴”。术前使用升板药、提前准备血小板、是否进行脾栓、穿刺针的选择、如何使用B超进行准确引导、手术如何开展、术后过床时的注意细节、护理重点、如何预防穿刺血肿等等,每一步如何开展都进行了精准且详细的探讨,每个专家就自己的专业方向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经过多学科资深专家的共同探讨,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最后确定在10月24日观察患者血象结果,再考虑进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妙手施治,精准介入解“癌”愁
10月24日,对于周叔叔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天。非常幸运的是,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达到了手术的指征。当天上午10点患者顺利进入手术室开展介入手术,当看到朱晖教授在介入手术室等着他的那一刻,患者非常感动。朱晖教授说:“患者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是对医者最好的信任。”
朱晖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
一切准备就绪,放射科主任罗谞成协助朱晖教授进行介入手术。穿刺点局麻后,朱晖教授在B超引导下穿刺插管,在DSA设备的帮助下,对肝右及肝中动脉较纤细、远段分支位置的六处结节进行精准打击。术中,朱晖教授把导管送进肝肿瘤的供血动脉中对其进行栓塞,阻断其血供,使肿瘤趋于坏死,并向病灶集中释放药物。手术非常顺利,历时仅2小时。由于患者血小板较低,为防止血肿的发生,朱晖教授亲自按压止血30分钟,确定穿刺处无出血、无血肿后,再进行加压包扎。最后安全护送患者至病房,并进行了详细的术后指导。患者及家属不胜感激:“这趟求医之路实在是太值得了,朱教授又救了我一命,谢谢你们!”这是患者的肺腑之言,也是医患间最动人的情谊。
术前造影——多发肿瘤
术后造影
按压止血
唐朝名医孙思邈曾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强调医生要“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有仁爱之心。患者跨越千里的信任和认可,永远都是一位医生前行的最大动力。一朝为医、终生奋斗,朱晖教授始终坚守在放射介入的第一线,践行大医精神,融医学之严谨于治疗之匠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一个个医患间的感人故事,为无数患者驱除了病痛,更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通讯员:李凤姣 翟艺玲
审核:一审刘鑫林 二审唐大钧 三审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