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神经外科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欧阳竹教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一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此项技术的开展,为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今年71岁的患者陈奶奶近日在家中突然出现手脚无力、行走不平稳,同时伴有头昏等症状。陈奶奶出现症状后,家属立即将其送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就诊。经检查,陈奶奶被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右侧颈内动脉斑块形成 。
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欧阳竹教授组织术前讨论,并为陈奶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力求将风险降至最低。通过严谨的手术前风险评估与手术方案设计,术前准备工作完善后,在欧阳竹教授的指导下神经外科团队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成功将患者颈动脉斑块取出,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颈动脉剥脱是指将颈动脉切开并切除导致血管狭窄的斑块的手术过程,该手术可以有效解除颈动脉狭窄,改善患者缺血症状。该手术由于切除了增厚的动脉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同时也切断了栓子产生的来源,使脑血管得以疏通,脑供血得以改善,可消除头晕、乏力等脑缺血症状,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该手术不用植入高昂费用的异体支架,相比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不仅减少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远期效果好,患者也不需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不良反应少,也降低了人均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深受患者好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已成为患者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脑卒中患者当中,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其中25%~30%的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其中脑梗死(缺血性卒中)占比达到85%。出现脑卒中一般有以下表现——
意识丧失或抽搐;
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双眼向一侧凝视;
一侧或两侧视力丧失或模糊;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眩晕伴呕吐。
大家要认识到颈动脉狭窄的危害,尽早清除颈动脉血管内的“垃圾”,降低脑梗塞发生的风险。一旦出现以上所述的相关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切勿盲目治疗,以免在出现严重脑卒中后才来就医而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同时,为了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平时要戒烟戒酒,劳逸结合,注重睡眠,清淡饮食,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
通讯员:刘素琼
审核:一审刘鑫林 二审唐大钧 三审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