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成功为一名痛风结石患者行右腕、手背中环指伸肌腱痛风石病变切除及右掌长肌腱移植重建术,解决了困扰患者5年的顽疾。
患者陈先生今年47岁,5年前发现右腕背侧长出一块肿物,起初没当回事以为只是一块脂肪瘤,岂料几个月后肿物却慢慢增大。陈先生就医后,经检查发现这是一块痛风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陈先生并未进一步干预任其自行生长。近日,陈先生发现被忽视的痛风石“生长”到有随时破皮而出的风险,于是惊慌失措地赶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就诊。
到院后,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负责人唐继全告诉陈先生,这块痛风石必须摘除,如果任由它自行生长,会有破皮而出的风险。听到要手术摘除,陈先生心里有点抵触,担心手术会影响手的功能和美观。唐继全表示,目前痛风石已经破坏了患者手腕中指、环指的伸肌腱,手术将破坏的肌腱切除后,肌腱缺损大约在6厘米,手术中需要取同侧掌长肌腱移植修复缺损的肌腱,并用改良的缝合方法将肌腱缝合,术后可以在支具的配合下早期进行手指的功能锻炼,手的功能获得比较好的恢复。听完唐继全耐心细致的讲解后,陈先生放下心来当即决定手术把这块顽疾给取出来。
在完善术前检查后,陈先生被送往手术室。手术在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负责人唐继全的主刀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切除痛风石、测量肌腱缺损长度、取掌长肌腱、用改良的缝合方法分别重建中、环指缺损的肌腱,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在支具配合下早期进行手指的功能锻炼,在康复一个月后,陈先生回医院复查,手的各项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唐继全介绍,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出现痛风发病率增加、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20多岁的痛风患者屡见不鲜,但很多人都不以为意。痛风刚开始时,往往只是一个关节受累,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不注意饮食的话,久而久之,“小痛”变成“大痛”,从一个关节疼痛会逐渐波及手指、脚趾、手腕、脚踝、膝盖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引起功能障碍,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结石。
唐继全提醒各位市民朋友,确诊为痛风后应按医嘱用药,以控制代谢产物生成,更重要的是控制啤酒、海鲜、动物内脏、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减少痛风病的发病几率。一旦手指肌腱受痛风石破坏要及时就诊,如果痛风石过大,导致肌腱受损较多,肌腱重建的难度就会越大,甚至影响术后功能的恢复。
通讯员:唐大钧
审核:一审吴悦 二审唐大钧 三审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