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发热……随着秋冬季节脚步加快,呼吸道感染病例逐渐增多,这些看似相同的症状,背后的病因却各有不同。由于人群普遍对引发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易感,加之病毒具有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特性,有的是单一感染,有的是混合感染,那么,如何揪出“元凶”、精准施治呢?
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等。其中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症状为流鼻涕、咽炎、头痛、咳嗽。上呼吸道起病急、病程短,但一般病情轻,通常可自愈,预后良好。
不同的呼吸道病原体可以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但治疗方法和预后却是不同的。因此,感染初期,对呼吸道病原体进行精准分型,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准确地做出病因诊断和对症治疗,减少抗生素滥用、耐药等情况的发生。
目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分离培养、涂片检测、免疫学检测、核酸分子诊断、宏基因组检测。其中,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好、特异性高的优点,能够快速精准识别病原体种类。
为更好满足临床诊疗工作和广大患者的需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检验医学科PCR分子实验室新开展了上呼吸道病原体核酸六联检。
检测内容
上呼吸道病原体核酸六联检通过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同时检测出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六种常见高发病原体,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传染病控制。
甲、乙型流感病毒
甲、乙型流感病毒是一种可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的危害最大,乙型致病性弱,不易发生变异。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见病毒,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症状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症状发展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患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腺病毒
腺病毒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包括高热、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少数可发展为重症肺炎。
人鼻病毒
感染人鼻病毒后可引起成人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伴或不伴有发热。而婴幼儿和儿童除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急性哮喘等疾病。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两到三周,潜入人们的呼吸免疫系统后,大多数首先会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也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气管炎或肺炎,甚至出现重症或危重症。
适用人群
1.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
2.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
3.病毒性肺炎或者支原体肺炎患者;
4.有急诊适应症及所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
5.住院期间新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伴或不伴发热)。
检测意义
1. 核酸多联检可快速排除常见病原体,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 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实现精准用药,缩短治疗时间;
3.可尽早做好院感防控,避免发生院内感染;
4. 可辅助临床医生判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讯员:易涛
审核:一审刘鑫林 二审唐大钧 三审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