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从82岁到86岁!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不断刷新高龄手术纪录
作者:莫婷 时间: 2025.08.22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临桂院区心血管内科团队在刘启明主任统筹指导下,由方臻飞教授领衔,行政副主任赵印平、医师闫容钦等骨干参与,成功为一位86岁高龄、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是团队继为82岁、84岁患者成功手术后,再次突破高龄手术极限,标志着医院在高危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领域的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更为桂林及周边地区复杂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病情复杂,除高龄外还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此前在当地多家医院治疗均未获得理想效果。患者主动脉瓣存在重度狭窄伴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显著降低(EF值48%),同时合并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多支血管狭窄及心肺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主动脉瓣狭窄本身即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而言,传统开胸手术风险巨大,常被视为“禁区”。心血管内科团队迎难而上,凭借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经过全面评估与缜密规划,最终决定采用微创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患者解除病痛。

鉴于手术的超高难度与风险,医院组织了强大的多学科保障团队。医院副院长、麻醉专家曹丽君负责麻醉管理,全程精准调控患者生命体征,为手术保驾护航;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及生命支持团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循环危机;麻醉科、超声影像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的无缝协作,是手术成功的核心保障。手术中,人工瓣膜经股动脉精准植入,全程历时不到两小时。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术后,心血管内科执行副主任陈明鲜带领医疗团队对患者开展精细化查房。多维度评估显示,患者恢复进度显著优于预期。针对患者高龄特点,团队着重优化了治疗方案和心力衰竭药物管理策略,实现了个体化精准用药。查房时,陈明鲜特别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营养状况,要求护理团队加强夜间动态巡视,确保护理的连续性与高质量。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化管理模式,有效加速了患者的术后康复。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内科始终致力于攻克疑难重症,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融合本土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此前,科室已成功为多名高龄患者实施复杂心脏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未来,科室将持续强化学科建设,推动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为更多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