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双重风险”,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完成高难度大气道肿瘤微创消融手术
作者:朱燕凤 颜文涛 时间:
2025.10.17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湘雅二医院肖奎博士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62岁的男性肺癌患者实施了全身麻醉下经硬质支气管镜激光消融及冷冻切除术。该患者气道内肿瘤具有“双重风险”,即较高的大出血风险和气道狭窄窒息风险,手术难度极大。此次全麻硬镜介入手术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在复杂中央气道梗阻的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为以往被视为“手术禁区”的高危患者打开了全新的生命通道。
该患者因肺部恶性肿瘤入院治疗,CT显示其气管下段右侧壁有一巨大肿物,部分堵塞气管及右侧主支气管开口。气管镜下可见气管下段与右侧支气管处境极为险峻——不仅受到外部肿瘤压迫导致严重狭窄,还有新生肿瘤突破管壁侵入内部。更为棘手的是,这个位于气管腔内的肿瘤血供异常丰富,轻微触碰就会导致出血,而出血形成的血凝块会进一步堵塞本已狭窄的气管,甚至导致窒息,这使得任何操作都面临极高风险。
面对如此脆弱且危险的气道肿瘤,传统的软质气管镜下介入消融治疗已经力不从心,且无法保障患者安全。手术中,器械的轻微触碰即可导致肿瘤表面的血管破裂,引发出血。在本已经狭窄的气道内,大量涌出的血液会迅速淹没气管腔、凝结成血凝块,导致患者窒息,后果不堪设想。要想有效、安全地消融气管内肿瘤,如同“行走在悬崖边缘”,风险极高。
为确保患者安全,医院迅速启动由麻醉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内镜中心)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经过充分论证,团队制定了一套堪称“装甲护航”的手术方案——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实施大气道肿瘤消融术。
据了解,硬质支气管镜在此类高风险手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本身是一个坚实的通道,能始终保持大气道通畅。即便发生出血,也可以通过镜管进行有效吸引和通气,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从而规避窒息风险。
此外,硬质支气管镜还为激光、冷冻等消融设备提供了稳定而宽敞的操作空间,使医生能够同时进行吸引、止血和切除,相当于在“风暴中心”搭建“安全屋”,实现了在极端环境下的精准治疗。
理论上的“安全屋”必须通过严谨的团队协作才能化为现实,正是基于对硬质支气管镜优势和手术风险的充分评估,团队决定将这个精密的方案付诸实践。
待所有术前准备就绪,在医院副院长曹丽君教授带领的麻醉科团队全程监护下,和胸外科团队随时准备应急开胸的坚强保障下,硬质支气管镜顺利经过声门置入气管内。手术中,肖奎博士通过镜管,娴熟运用激光与电刀对易出血的气管内肿瘤进行消融。然后,他使用硬质支气管镜前端,对右主支气管开口的肿瘤进行铲切并压迫止血,最后用冷冻探头分次冻切残留病灶并对肿瘤基底部进行冷冻消融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瘤并完成止血。整个手术过程出血极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患者气道恢复通畅,呼吸困难症状立即获得缓解。
此次硬质气管镜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多学科协作与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它展现了现代医学在挑战“手术禁区”时的智慧与勇气,也为更多高危气道疾病患者带来了重获新生的希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团队合作的深化,更多“不可能”将成为“可能”。